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02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奧斯汀香雲寺 「老子與禪宗」講演系列第三單元

佛學講座

字級

奧斯汀香雲寺 「老子與禪宗」講演系列第三單元

【人間社 普惠 美國奧斯汀報導】 2024-01-30
元月28日上午共修後,接著前兩週由王鑠老師「老子與禪宗」的演講系列,今天繼續第三單元:老子對「覺悟三段式」及「故事引簡論」的理論解釋,共計有50多人參加。

王鑠比較《道德經》與《金剛經》有八大相似之處:1.老子與佛陀出生於時期相近,兩經都是同時代的產物;2.二者文字極簡,都是五千字;3.二者使用的概念都有相通互證之處,比如老子說「自然,恆道,道用,萬物,聞道,無為」,這些都相對應於佛陀說的「如來,湼槃,諸相,眾生,菩提,無為法」;4.老子應尹喜之請,而寫下《道德經》,佛陀應須菩提之請而說《金剛經》,二者都呈現出師徒傳承的因緣故事;5.《道徳經》講「求知」,「聞道」,「無言之教」的「覺悟三段式」,在《金剛經》中也可讀出30多處這種「覺悟三段式」的集中與分散的表述;6.老子說「強為之名,強為之容」,佛陀的靈山說法,拈花微笑,這些都是從故事引出簡論的表達;7.《金剛經》以四句偈結尾「一切有爲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做如是觀」。《道德經》最終說:「天之道,利而不害;聖人之道,爲而不爭。」兩經的始末論述都在說明「覺悟三段式」;8.《金剛經》說,「心,佛,眾生,三無差別」;《道德經》說,「百姓,智者,聖人三種知行觀」。兩者都有哲學終極立場與「一分為三的世界觀和方法論」。

最後,王鑠用「覺悟三段式」的宗旨,來總結整個「老子與禪宗」的演講系列說:佛陀與老子都說:「我說了這麼多,我什麽都沒說。」

大家意猶未盡,把握住最後一次與王鑠問道的機會,午餐後紛紛提出問題並熱烈討論。當王鑠提到佛家講輪迴,老子則講週期,週行,講人出生到死這週期,不涉及不可知的部分。這不禁讓人想起,這不也是和《金剛經》說的,三心不可得,把握當下的旨趣相合呢?時間流逝,一下子已過預定的兩點半,大家感謝王鑠慈悲引導,從兩經比較的觀點,更深入看《金剛經》,更增加對《金剛經》的了解與興趣。
12345678910第1 / 206頁
追蹤我們